2017年5月14日 星期日

巴菲特選股模組的ETF

5月份是美國投資界的重要月份,知名投資者巴菲特在這個月份招開股東大會,許多大咖都聚集在這裡,向巴菲特請益如何投資。
跟往常一樣,巴先生都推薦無法時常關注投資市場者,可以考慮ETF,S&P500 指數是他推薦的指數。智編想告訴各位,有一檔內建巴菲特選股模組的標的。
這個標的挑選在美國股市中,股利可以增長的標的,名稱為VIG.us,Vanguard Dividend Appreciation ETF(VIG.US),中文名稱為Vanguard股利增值ETF。







我們可以透過台灣常用的財經網站MoneyDJ看到其基本資料:

根據美國晨星的報告,可以看到VIG屬於一流的ETF,費用率超低,享有晨星金牌的評等。這檔ETF追蹤Nasdaq U.S. Dividend Achievers Select Index,該指數挑選標準為過去十年連續調高股利的公司,並排除REITS以及一些可能無法提高股利的公司。
如果你對高股利公司有點理解,就會知道,這種公司屬於防禦型的股票,在遇到股災時,其價格下滑的幅度較小。也就是說你如果擔心股票市場波動太大,挑選績效股,比較不會受傷。
“投資股票向來不怕多頭,而怕空頭時一次虧太多”,因此高股利公司很適合一般投資者。
這檔ETF,前三大持股都是各行業龍頭,如Johnson & Johnson、Microsoft Corp、PepsiCo。第一檔,Johnson & Johnson嬌生,各位對他的理解可能是日用品,因為每次到賣場都可以看到他的洗髮精等日用品,但事實上嬌生還有醫藥業務以及醫療器材,雖然歸屬在醫藥類股,但是卻是公認為股災時的最佳選擇標的。
Microsoft Corp微軟,是科技業龍頭,雖然成長性近年不是很高,但是因為產業地位穩固,因此現金流量很強,所以能夠一直調高股利。
PepsiCo百事可樂,跟嬌生一樣,一般人以為他就是賣可樂等飲料業務,事實上他的甜點餅乾業務,也相當強大,各位常吃的洋芋片Lays就是其旗下的品牌。這種消費品公司,品牌強大,歷史悠久,股利發放能力佳。

至於這檔ETF能夠挑選股利增值的公司,我們來看看一個例子:
2014年時,這檔ETF有約10%的投資在能源業,但是有開車的就知道,自2014後油價大跌,因此讓這些能源股受傷慘重,獲利不佳時,自然股利發不出來,u 因此至2016年,能源股的投資比重僅剩1%。也就是說,對投資人來說,VIG幫你自動進行調整,永遠都挑選股利能夠增值的公司。







至於投資績效,我們可以拿VIG與美國大型價值股(投資在價值型公司)比較,透過台灣晨星網站,可以找到這個類股中,相對績效排行在前五名的為普信美國大型價值股,智編將其報酬率比較如下,可以看到VIG在時間越長,投資績效比一流的基金更好,印證了一句話:長期投資,低成本的ETF不用選,都會贏過同類的基金。








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

有圖有真相:台灣的ETF適不適合長期投資?

20170428智編大手拉小手,硬拉拓編參加台灣證券交易所跟Nasdaq合辦的研討會,參加者包含了許多證券發行商,智編跟拓編都有種感覺,很像某個電影的情節。
拓編:這很像電影大賣空中,許多發行商參與研討會,發行商交投火熱,但是幾乎都沒有一般民眾參加“。
智編:是啊,剛剛在廁所,每個發行商都在說,你下半年要發什麼產品,還有人說,反正發了,規模都很小,但是為了拼業績,還是要發。
是的,為此,智拓團隊特別整理了一張表,來介紹台灣ETF的發行市場。你可以看到,台灣的市場,從簡報上來看,看似從1.0走到3.0,即將邁入4.0。


1.0的傳統型,就是我們常說的原型,如追蹤台灣50大的0050,但是隨著階段演進,目前來到了3.0階段,如槓桿以及反向,發行支數累積達到34支,但是問題來了,從1.0到3.0有幾個問題,如下圖。


1.0階段,Me Too 產品過多,你可以看到0050的規模達到新台幣400億元以上,但是其他類似的產品,幾乎都是規模幾億元而已。
2.0階段:開始發行追蹤海外的ETF,但是普遍的追蹤性還是有部份問題,此外,許多ETF,發行規模也不盡理想。
3.0:槓桿跟反向則可以說是台灣奇蹟,台灣的00632R,發行時期,經歷了台股的大波動,目前規模居然高達新台幣800億元。
從上面看來,槓桿跟反向,這種適合短線交易的產品,相當符合台灣人的使用習性。
但從ETF教父柏格可能會哭哭了,因為他認為投資人應該好好用ETF做長期投資啊。


最後,智編參加研討會,元大的頭頭就提到許多台灣ETF變成Mee too 產品,原因是沒有引水進來。美國允許員工可以將部份薪水存入企業退休金帳戶,可以享有稅務遞延的好處,台灣在這一塊,如果能夠努力,才對ETF能更加有助益。

拓編:上了一課,台灣最大的ETF居然是反向型ETF。

智編:對啊,其實很多人不知道,千萬不要拿反向型ETF來長期投資,原型才是長期投資的第一選擇。


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

拓編:買槓桿跟反向,人生才有意義!!

拓編:智編,我聽你一直講ETF,聽到耳朵都長繭了,我自己去券商開了一個戶,開始玩ETF。
智編:玩ETF,很好,有實驗精神,你都玩什麼?
拓編:我一開始玩0050,後來覺得每天波動很小,一點都不刺激,所以就問營業員,我跟你說,是正妹誒,現在好多家的營業員都專挑網美。
智編:網美是什麼?
拓編:猴,這你就不懂了,王美就是正妹啊,就說你不懂年輕人。我跟你說,她跟我說,買槓桿跟反向有視覺化的享受啊,每天上漲下跌做多的,就是這幾支。她還跟我說,買越多,可以抽越多獎,又有機會可以賺錢。
智編:那你有賺到錢嗎?
拓編:還沒,但是我都有停損,賠一點點,繳點學費。
智編:我覺得你繳學費給我比較實在啦!我整理原型、槓桿、反向的給你看看,讓你多了解。

智編:原型就像是0050或者美國最大的SPY.us,兩個都是台灣或者美國市場最大的ETF,其本身投資實體台灣最大的50支或美國最大的500支股票,持有實體資產,由於這些公司本身都是龍頭股,不是有產業地位,就是有護城河。
拓編:王美都沒跟我說這些!那買這個就都不用停損囉?
智編:就看你投資的目的囉,套一句股神巴菲特:死也要ETF,因為長期投資的報酬就很不錯了,勝過短期的自己選股或選基金囉!
拓編:槓桿跟反向哪裡不好呢?
智編:兩個都是用衍生性商品組成,基本上沒有持有實體資產,風險性也較高,更可怕的是,只適合超短期投資,甚至國外有專家建議,只有想持有超過一天,就不適合用槓桿或反向。
拓編:這樣,我都不知道,難怪我一直在停損,賠小錢,根本沒賺錢,還妄想哪天要賠小賺大。
智編:多聽老智編言,勝過網美啦!

智拓如何做使用者測試?

#智拓Fintech日記
智拓如何做使用者測試?
在電視影集辛普森家庭中有一集,父親荷馬想要打造一台汽車,參考所有人的意見,打造了一台像是飛行器的汽車,結果卻沒人想要。
同樣的例子,來看看真實的相反案例,保時捷在多年前推出了Cayenne,號稱是男人的第二台座駕,跟荷馬的差別在於使用者的輪廓是否有定義。
保時捷的Cayenne推出前,雖然大家不看好,認為男人就是要買保時捷的跑車,但是Cayenne推出後卻大賣,其實就是使用者定位正確。擁有過跑車的人都知道,開跑車出去很帥,但是常常要載小孩時,就要開回車庫,開另外一台出來。也就是說,當一人個大男生變成爸爸時,就有兼顧實際以及夢想的需求,因此保時捷設計了一台休旅跑車,滿足夢想。

在保時捷的例子中,我們透過例子,看到使用者輪廓被清楚描繪。做網站也不例外,你的使用者長相是什麼,外在年齡、職業、行為、特徵等都要被定義清楚。
如何建立使用者長相persona,作法是去訪談用戶,詢問他們對產品的期望,對現有產品失望之處以及過去的經驗為何,法則上是每訪談21個用戶,可以取得4個有效的使用者長相persona。
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是否可以用企業內部的人來建立persona,答案是可以,但是必須相當小心謹慎,太高涉入的人,對你產品過於了解,都可能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。
智拓的經驗是,當persona沒有建立清楚時,後續在第一次做使用者測試時,吃足苦頭。譬如說,我們希望找的是基金用戶,但是當時並未把投資經驗、投資年期、持有存量、對特定主題是否有足夠知識...等特徵定義清楚,透過通路去找時,通路亦僅有模糊的畫面,結果第一次的測試,使用者因為低涉入,因此很多網站畫面的建議,並非基於內容,而是使用者主觀的使用者習觀。"如我是用三星手機,一般來說,我習慣點選手機下面的上一頁功能"
第一次測試時,團隊成員不僅沒測完,還倒彈聲連連!!
因此這邊整理建立Persona到重要性:
1.對使用者充分定義,有定義後,再來明確找使用者。
2.用大家同意好的Persona來設計產品,並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來設計。
3.建立產品功能的優先順序,何時開發以及放多少資源在上面。
如CD功能並非智拓的首要,減少資源投入,專注於AB功能。CD排在3.0~4.0
4.透過persona與內部機構達成一致,讓客戶需求能夠在機構可接受條件下,被開發出來。
ex.智拓專案面向客群,與公司現有主力客群不同,透過建立這個
persona(原始叫做阿肥),與公司達成協調(不衝擊現有客群:大戶),開發新市場,卻也不衝擊現有市場。
建立Persona,下一步是要測試什麼?將我們設想客戶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先寫下來,“如小額客戶需要一個能夠方便比較成本的比較器...“等,之後開始設想可能的功能,並透過紙糊的方式開始打造原型(不錯,就是紙糊,像是上圖Cayenne的草繪圖一樣)。
使用者找到後的當場測試也有學問,智拓很幸運的有專案教練以及訓練團隊協助,解決了以下問題:
1.兩個場地:一個實驗室一個觀察室,彼此之間不要相隔太遠,因為要做視訊的即時傳輸,如果你有看過FBI的拷問室。
2.架設攝影機,以及連線APP:架設的目的是方便讓觀察室的人,現場觀察使用者的表情並進行紀錄。
測試當下,引導者必須準備好使用者必須做的情境任務,並引導讓他完成任務。不過引導者必須忍住,不能告訴他任何情境的答案。
"你找不到喔,再多試一下","可以往手機畫面的周邊去看看"
"我們注意到你這個畫面有點猶豫""可以問問看你為何在這一頁,前後翻頁,你是想確認什麼嗎?"
上面是引導者實際的對話,可以看到,過程當中,希望透過觀察使用者,找到動作間的原因,探索Why,而非讓使用者快速找到答案。
你可以看到智拓的用心,透過這些過程,累積數據,推估結論,修改原型,創造好用的平台。

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

智拓活動通知:網站畫面使用者測試

智拓誠徵,基金用戶,參加測試,非誠勿擾!!!
智拓網站服務,需要找使用者來測試,對象是有買基金的客戶,我先告訴各位這個使用者測試的重要性,讓各位知道這件事情,將對智拓提供巨大的貢獻,你..你..你(很重要所以講三次),就是智拓的恩人、貴人,你能夠提供的價值是巨大的。
過去的網站都是透過簡單的溝通,產品經理與研發溝通後,就開始長達月到年的建置,但是過去這套行不通。智拓在上線前,就需要反覆測試,來了解是否符合客戶需求。這次的產品原型就是一個改良後的樣態。
參加者權利義務:
1.保密,你知我知,但是不可以天下都知,直到產品上線。
2.年齡:分成老鳥組以及菜鳥組。
3.老鳥組:25~40歲,有買基金,基金經驗三年以上,存量在新台幣50~100萬。
4.菜鳥組:20~30歲,投資經驗0.5~1年,投資過基金或者ETF。
時間是05/11(四)、0512(五)白天,地點是南京三民捷運站附近,
贈禮微薄,且須保密,但你將跟我們一起創造價值。
請透過Line@報名
http://line.me/ti/p/%40but6484k
如果您攜帶的是您的客戶或朋友,可以參加,但僅能在觀察室喔!

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

智拓Fintech日記:Fintech經驗分享

智編十年前曾經是一家證券公司的幕僚,每天都跟總經理吃早餐。
一天,總經理W說,你以前呆過香港,公司想要做海外股票(富委託),你來做吧!部門交給你管,我給你兩個人,
智編OS:我待過香港,但是我那時只是香港的PB sales阿!!
智編開始申請執照、設立部門、同業打探、內部規章、跑了一圈台灣分公司宣傳,居然就開始了。
開張時,一張excel加上跟期貨同事學VBA,分公司每開一個戶,excel就開一張sheet,每天按按鈕結帳跟產出媒體檔(跟銀行摳錢用)。
四個月後,老總W說,不能給這家銀行摳錢,你去教我們母公司銀行怎麼做,半年後要上線,另外我在派一個IT給你,他來寫內部結帳系統。
那時候沒有Trello,沒有任何專案管理工具,校長兼撞鐘,寫規格畫畫面,也搞出了。
回想,智編那時候也真大膽,不過老闆願意讓我搞,也算是心臟大顆了。
這次智編決定搞大,跟著智拓團隊,虎搞瞎搞,把產品做出來。
大家給智編火上加油!

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

思考自己的價值是否超過機器人

思考自己的價值是否超過機器人。
這句話出自於智編參加台灣證券交易所與Nasdaq合辦的ETF研討會,一位與會的朋友所說。
在2017/3月底時,貝萊德決定裁掉部分主動型基金的團隊成員,並決定改革主動型基金的操作方法。貝萊德在新聞稿表示,主動型基金的行業越來越嚴峻,如果坐在辦公室,靠看盤或打探小道消息來交易,這些人不轉型將被淘汰。
貝萊德的這個裁員舉動,震撼了美國的金融圈(台灣這個鬼島倒是不太關注這個新聞),貝萊德並非完全揚棄主動投資,但是當被動投資現在佔貝萊德的管理資產已經達1/3時,做改革就相當合情合理了。
貝萊德的做法是,透過機器人重新定義主動投資做研究的方法。傳統上主動型基金經理人之間,很少分享彼此的交易做法,即便有,也僅止於其團隊,但是貝萊德打算將這些影響交易做法的所有因子,找學術等級的研究員,透過各種數據的驗證,甚至寫論文,來確認某些因子的有效性以及適用範圍,讓經理人採用。
智編過去曾待過國內最大的自營單位,很多自營單位做的事情,就是盡可能在一定程度的驗證,並讓團隊能夠彼此分享,但是要做到像貝萊德一樣,從Top down的方式,把研究做成因子等系統,困難度極高。
業內朋友也提到相當佩服,貝萊德已經是主動型基金龍頭之一,卻自己開槍逼迫自己轉型,現在貝萊德的員工,每個人都思考自己的價值,如果不提升自己的價值,就等著捲舖蓋走路。
事實上,智編發現,貝萊德在轉型上早已蛛絲馬跡,除了旗下的基金資產以外,過去幾年,貝萊德全資收購了機器人理財公司Future advisor以及投資了personal capital,就已經決定挑戰傳統基金公司的生態:完全仰賴銀行通路的惡劣環境。(貝萊德公司架構圖請參考附圖)
根據36KR的報導
BlackRock收購FutureAdvisor的原因實際上也比較明顯,他們需要在千禧一代的身上找到業務增長的空間。這批年輕人並不是沒有理財需求,只是需要更低門檻、更便利、更互聯網化的解決方案。
傳統金融公司應該看看貝萊德的做法,也該思考自己是否在創新上的努力,如果只是還在等待一個未知的明天,不如現在就改變。

智拓GG專區:小型金礦股GDXJ

投資向來不怕賺太少,而怕賠太多。
智拓將針對會讓

你GG的產品,提出意見,讓你參考。
最近一篇文章吸引了智編的注意,一檔在2016年快速流入的ETF,打算修改其追蹤指數,原因是因為資產規模太大,這檔ETF是GDXJ。
原文可以參考:https://goo.gl/A3PV0C
GDXJ是一檔追蹤小型黃金股的ETF,由於資金快速流入,導致其資產規模從1億美元成長到50億美元,而在快速成長的同時,透過行銷方式,又搞大了其他的金礦股ETF,包含大型金礦股、小型金礦股以及槓桿型。


這些複雜的架構,本來就是一般投資人盡可能不要碰的商品,此外,圖中的虛線更是ETF公司一般不會做的:偏離其指數。
在目前GDXJ快速成長的ETF規模之下,GDXJ投資的許多小型股,其持股比重已經高達10%以上,一旦那天ETF規模快速贖回時,這些小型股會因為ETF贖回而導致被市場快速賣出,其價格可能快速崩跌。而GDXJ為了解決這些崩跌流動性問題,決定投資大型金礦股的ETF,更是本末導致,偏離初衷:只投資在小型金礦股。

拓編:智編Son,你這篇很專業,我聽不太懂誒。
智編:聽不懂的就不要投資,把這檔列入你的GG名單。
拓編:GGGG,GDXJ(唧唧喳喳的雜念聲)

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

投資金律線上讀書會part4:買美國股市還是美國以外

投資金律:這張圖表示,資本市場存在越久,就會進到已開發市場,在已開發市場,相對資本市場報酬較穩定的好,但是其中的排行也是會變化,如法國,以前的法國是工業強國,但是隨著產業轉移,英國已經超越法國,而美國則是第一(圖上又大又紅)。(該圖是1999年的數據)

拓編:這樣看來,那我就選右邊的那些國家,反正報酬比較好。

智編:這個例子存在生存者偏差Suvivorship Bias。就好像美國,因為績效好,所以變成最大的資本市場,只有說明成功者,沒有說明失敗者的下場。

拓編:智編Son,所以我投資時,應該選成功者還是失敗者。

智編:慢慢來,現在才第一章節,先科學的知道各個數據,你才有辦法做出科學的選擇。不過如果用更科學的數字來看,你可以投資在美國以及美國以外的區域,那你就不會錯過任何的市場了。要記得200年前,法國可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。而現在的美國100年後,是否強盛,也很難說!!

拓編:一次買下全世界,這個感覺要資本雄厚才行呢?
智編:在ETF現在這麼發達的時代,你可以一檔搞定。買進一檔追蹤全世界股票的ETF,只要新台幣2000元就搞定,而且成本比共同基金還便宜很多。

拓編:終於感覺有明牌了。


智編:不是明牌,這個是追蹤指數的ETF,有什麼不同,我下篇文章補充資料給你看看!!

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

貝萊德財報告訴我們什麼?能為投資人著想的ETF Rules

昨天貝萊德財報告訴我們什麼:

貝萊德在台灣前身叫做美林,在2009年,貝萊德從巴克萊集團買下了ishare,竟然意外得到一個大寶藏:ETF。

貝萊德的獲利來自於指數型基金(ETF)已經不是秘密了。
今年的財報更顯示這個事實。
https://goo.gl/OVUH8F

第一季度,美國全市場ETF流入達到1,973億美元創新高,而貝萊德財報顯示近600億美元的ETF資金流入。

這篇彭博的新聞:
1.貝萊德透過能夠幫投資人省錢的ETF,快速成長。
2.貝萊德提供了25支低成本的ETF,讓投資人建構投資組合。

未來的一年,你也將在智拓網站看到服務:讓你用低成本的工具,不用出國,就可以買到這些低成本的ETF。

偷偷告訴你,台灣追蹤海外的ETF比美國的貴多了!

#低成本
#ETF
#台灣的ETF其實很貴

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

20170418 智能理財的績效?你會放棄一個流口水的績效嗎?

這是一篇轉載於http://www.roboadvisorpros.com/,各位有興趣,可以看原文https://goo.gl/SndXC3。

智拓曾經於2016/9/26寫過,智能理財績效天差地遠?裡面提到智能理財的績效,每一家YTD都是賺錢,當時統計資料截至2016/8/31,這次的統計資料截至2016/9/30。

截至2016/9/30,最強的機器人理財是Schwab’s Intelligent Portfolio,隸屬於嘉信理財,而固定收益商品最強者為SigFig,股票贏家當仍不讓,就是嘉信理財。

附圖可以看到,該份資料的排行,智拓整理如下:

如同之前截至8月的統計,領先者還是嘉信,主要原因是中小型股的比重較高。

同樣採用現代投資理論,為何各家的參數不同,主要原因是過去廿年的數據,不足以反應現代投資理論。一個理論的建構歷史通常用了100年的學術數據來證明,但現在主要的ETF的發展,也僅在在10~20年之間,因此難以看到各類資產的相關係數等數據。

此外,近廿年的數據,也會導致配置不合理,舉例來說,債券在近廿年,都是低風險的長期贏家,因為利率一直降,導致債券的風險小,報酬高,在計算資產配置比重時,自然用了很高的比重,各家智能理財都清楚這個狀況,因此會調整參數,如預期報酬率來取代歷史報酬率。

智能理財目前的階段,如果要說,應該還在初期的階段,因此與自動駕駛相比,駕駛的行為可以學習,參數較少,但金融市場的參數卻相當多,導致目前多數僅採用靜態的現代投資理論。

有人說,空頭來臨時,是智能理財最大的考驗,其實真正考驗的是人性,多頭時,你覺得嘉信理財的績效令人流口水,但你會不會在空頭時,這個投資組合呢?

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

投資金律投資金律線上讀書會part3:要投資,不入虎穴焉得虎子

1.美國大型股年化報酬12%,卻要承擔連續三年下跌累積超過60%的巨大風險。小型股更是可怕。
2.越安穩的標的, 如債券到國庫券,風險小,報酬率不高,但風險小。
3.要投資,不入虎穴焉得虎子!!! 




拓編:虧這麼大,我早就GG了!

智編:那你還常常聽明牌

拓編:我會停損啊!

智編:100次停損幾次?

拓編:大概每次都停損,沒賺到過錢。

智編:你都買什麼股?台積電 中華電嗎?

拓編:當然是小型股,才賺的到啊,報明牌哪有在報大型股的?


智編:所以常常賠錢是正常的啊,小型股風險大!

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

投資金律線上讀書會part2:長期投資,股票報酬比債券好很多


投資金律:過去100年的報酬,投資在美國股票的報酬,1元變成10000元,債券變成100元,年化報酬,股票是9.89%,債券是4.85%,但是如果扣掉通貨膨脹,股票僅剩3.6%,債券變成1%。



拓編:通貨膨脹這麼高喔??那我現在要多吃點牛肉麵!!

智編:誒,重點在投資報酬率啦!樓歪掉了!

拓編:我買股票都賠錢誒!!

智編:你都聽明牌,這個報酬率,追蹤指數的產品,就可以搞定。

拓編:不會賠錢喔?穩賺喔!

智編:要看看風險啦!!留待下篇文章!

#長期股票比較好
#還是要比較風險喔

#拓編你歪了 


投資金律線上讀書會part1

投資金律:這種圖看似長期高報酬率,卻高度誤導性,因為沒有考慮稅以及手續費。









智編:看到這張圖,就去買基金,你就哭哭了!
拓編:可是我都是定期扣款買基金誒,不覺得費用很高。
每次基金公司賣基金,最喜歡拿這種富麗堂皇的報酬來誆投資人。
問題在於幾個
1.這種圖完全沒有考慮稅負以及手續費。
2.基金的手續費有多少?各位應該都知道。
還有兩個費用很高,你更不一定知道
管理費,通常每年都收1.5%!!!
透過銀行還有信託管理費0.2%!!!
還有基金內的操作如果很頻繁,繳交的稅以及手續費,更是驚人。

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

投資金律讀書會心得整理

投資金律讀書會心得整理:
這是一個由智拓智能理財邀請的讀書會,投資金律這本書是資產配置的投資經典,由醫生柏恩斯坦所著。
智拓讀書會運作方式跟智拓打算推展的智能服務一樣,簡單便利,“當天帶書,現場閱讀,立即分享”。(小編:抖,讀書會前壓力後遺症!)就是避免壓力太大,不敢參與!!。
佛瑞德叔叔是一個作者虛構的角色,每年你幫佛叔叔打工,一年到了,年終獎金決定方式,可以用擲銅板來決定報酬率,一年30%或者之後負10%。或者3%的報酬率。
聰明的投資者會知道,依據統計機率來說,兩年的期望值是正的8.17%,但是不同屬性的你,決定方式卻可能大不相同,而更可怕的事,你往往不知道公正的銅板在哪!
你知道這個的期望值是正報酬,但是往往你在投資的時候,你卻懷疑這個投資案件是不是一個公正的銅板。尤其是當你受制於人時,受制於基金,投資專家…等等。
至於公正的銅板去哪裡找,大家直覺可能是基金,但是你基金這個銅板不一定完全可靠,原因是常常選錯以及成本很高。
選錯的例子可以看看有幾點:
1.台灣的基金支數超多,每一個資產類別幾乎都有超過10支以上的基金。
2.基金的名字可能跟其內容標示物不符合,如常見的中國基金,其實可能是投資在中國的中概股。
3.成本過高的問題:基金普遍的費用率,台灣約在1.5%-2%之間,還沒有投資,就被吃掉不少獲利,更不用說手續費以及信託保管費用。
不公正的銅板,往往是因為包裝產生,而金融商品就是以複雜包裝聞明啦!
投資金律的初步感想:知道自己買到的是公正銅板,比複雜包裝看似高報酬或者穩定的商品更為重要。

#簡單透明
#指數化投資

2017年2月17日 星期五

一隻老虎、一隻老虎、跑得快,老虎證券到底是何方神聖?

這隻老虎近期在台灣媒體四處可見,打著超低手續費每年可為投資者省1500美金",在投資界廣受討論。
        
這個問題,從台灣的監管角度來說,顯然是不合法!但是老虎證券透過互聯網無國界的特性,就透過電子郵件以及找到台灣不少財經部落客,就開始做起生意了!

類似的作法,其實台灣金融機構業者早已不陌生,從10多年前,史考特證券打著中文界面、中文客服、網路快速開戶,就讓台灣券商的海外股票生意受到很大的影響。


老虎證券的作法示意圖如下:黃色為老虎的推廣作法

1、後台全外包:所有客戶都是開戶到IB盈透證券,老虎只做前端的銷售(Sub-Brokers)。
這樣的好處是,自己不須負擔後台成本,完全集中在前端的銷售。

2、專注於營銷:只有前端銷售,所以你會看到老虎證券找明星當導師,然後付出極高的開戶分潤佣金*給許多大"V"
註:大"V"為大陸用語,意思為網路的意見領袖,由於開戶&分潤佣金極高,吸引許多大"V"加入。

3、互動式建立內容:有進到老虎證券網站的都會發現,現在美股的文章快速累積,原因是許多部落格因為前第2點的佣金,願意在老虎網站上上傳文章,一旦有介紹開戶或交易,都會對應的分成。

4、操盤手成立基金:許多操盤手可以直接在海外成立公司,透過老虎的服務,註冊基金,然後開始操盤,後續對應的帳單、報表等服務,都由老虎搞定,大大減輕許多操盤手想開始代操的門檻。


從示意圖上,看起來老虎證券創新不多,但是老虎代表說:就是因為目前交易成本還是太高,所以老虎才有機會阿!!


就金融創新來說,台灣雖然目前開始有努力,希望能夠急起直追,但是資金早已無國界,台灣本地金融法令若不能夠盡速鼓勵創新,始終以監管本地業者為己責,那麼跨界來台灣搶飯碗的業者會越來越多。


文末至此,雖略有感傷,但也看出老虎的缺點:完全倚賴成本低廉以及高昂的行銷費用,但服務的本質創新其實不多。成本戰誰都能做,就如同老虎證券騎在IB證券上,因此能夠打出低成本(IB證券本身就是超低成本的券商)。不過能夠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,是Fintech的能耐。

同樣,如果你想了解更多,歡迎跟智拓成員聯絡,以下為智拓的聯絡資訊:
https://line.me/R/ti/p/%40but6484k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martetf/

新年的一年,讓我們一起努力,往夢想前進,請拭目以待!!!